又是一年五一假期,肖厝——惠嶼輪渡碼頭,游客和村民在整潔敞亮的候船室里熱情交談、海面黃藍相間的新型漁排迎來一波豐收、器宇不凡的“惠嶼號”渡船正乘風駛來……欣欣向榮的畫面訴說著泉港區南埔鎮惠嶼村鄉村振興蝶變的畫卷。
惠嶼村新型漁排風貌
惠嶼村是泉州市唯一海島建制村,也曾是泉港區人均收入倒數的孤獨村落。如今,落后孤島已成為過去,宜居宜業宜游成為顯著的標識,獲評國家級“和美海島”、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黨建領航 凝聚蝶變“新動能”
佇立于惠嶼村黨恩廣場,“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標語格外醒目,“清風·惠嶼”黨建三級聯創,以其綿延不絕的生命力,引領著海島絢麗振興。
2019年12月,泉州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一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功能,與泉港區紀委監委機關黨支部、惠嶼村黨支部“結對子”“搞聯創”,通過黨建引領、“清風”護航,著力破解惠嶼村發展的鄉村建設、村民醫療、養老等民生短板,因地制宜謀鄉村發展、助海島振興。
“三級聯創”著重圍繞“共建+共商、帶動+聯動、跟進+促進”創建鏈條,切實把黨建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以黨建結對促融合,常態化組織三級黨支部黨員共學新思想,通過主題黨日、志愿活動等,激發鎮村黨員和村支部自生動力,提升各級支部規范化建設水平;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組織三級黨支部黨員深入實地走訪惠嶼村,全面了解掌握海島經濟、民生問題“第一手資料”,策劃生成“清風·惠嶼”九大黨建項目,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以聯創共建促發展,通過“支部聯席推動,黨員掛鉤認領”等方式,聚力攻堅民生發展短板。如推動“惠嶼號”客渡船啟航渡運、陸上巷道建設,打通出行“最后一米”;推進鄉村醫療一體化建設,讓“小病不出島”;建設農村幸福院,讓村民“老有善養”;實施環境衛生整治,讓海島“景美人和”……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全方位帶動著惠嶼村的振興。
各級黨支部到惠嶼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通過組織共治、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活力,讓‘民房變民宿、資源變資產、島民變股東’的富民目標成為可能,切實為海島振興注入紅色動力。”市紀委監委機關黨委負責人說。
漁旅融合 鋪就振興“富美卷”
“我在這個島上生活了幾十年,以前島上是靜悄悄的。這兩年,隨著村容村貌提升,客人多了,島上越來越熱鬧。客流量增加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也越來越紅火。”惠嶼村民肖建忠說道。
惠嶼村宜居宜業宜游轉變的背后,得益于三級黨支部創新開展黨建共建項目清單,由泉州市紀委監委第一黨支部牽頭抓總,定期召開項目專題會商會,在項目規劃、資金籌措及項目推進等方面幫助紓難解困,推動黨建“九大項目”落地見效。如聚焦推動海水養殖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更新清退傳統老舊網箱8000多口,改造新型塑膠網箱6912口,用于海水養殖、海底藏窖,讓惠嶼村一躍成為泉州市最大的現代化新型塑膠網箱養殖示范基地,養殖產業年產值達8500多萬元,平均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0萬元。同時,聯合泉港區農水局、商務局、廣電臺等部門,策劃“直播+助農+電商”銷售渠道,打通特色海產品銷售渠道。
游客到惠嶼村觀光旅游
不僅如此,三級黨支部延伸“九大項目”培育路徑,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9+N”項目體系,如協調推動惠嶼村加快黨建聯創長青林、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鄉村智能監控系統”等22個民生項目,一體推進產業、旅游、生態、人居環境“再鞏固、再提升、再延伸”。
如今,惠嶼村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研學、黨日活動、旅游休閑的打卡點,處處散發著生機與活力。
監督賦能 驅動發展“提質效”
隨著惠嶼村的蝶變,靠著“濱海旅游、漁家體驗”融合產業鏈,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了120萬元。如何守護好農村集體“三資”,成為了市區鎮三級紀檢監察機關關注的“關鍵環節”。
圍繞做強基層監督,市區鎮三級紀檢監察干部深入惠嶼村開展“訪民情、走項目、助振興”行動,將監督觸角直插一線,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確保集體資金安全。
泉港區紀委監委下派干部在惠嶼村開展一線接訪
2024年5月,有群眾反映肖厝——惠嶼輪渡碼頭管理混亂問題。該鎮紀委監察組深挖徹查問題發生背后的責任、作風問題,2名相關責任人受到嚴肅問責。同時,深化運用監督清單、問題清單、問責清單、整治清單和紀檢監察建議書“四單一書”機制,推動南埔鎮加快進度建設肖厝——惠嶼渡口提升改造項目,配套智能化停車收費系統,扎牢村集體“錢袋子”。
除此之外,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為載體,惠嶼村定期公示、直播晾曬“三資”底冊、項目進展、村務運轉等情況,將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平臺運行以來,公開村務事項149項,民生項目3個,涉及資金110萬元,收集并處置群眾反映問題訴求12條,以良性互動讓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指出,要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力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一方面,要聚焦監督首責,堅決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等方面突出問題,推動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持續拓展黨建‘三級聯創’成果,接續探索‘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發展新路徑,讓‘惠嶼實踐’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文字:連微、黃沛玲
圖片:施惠清、鄭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