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巡群’時,發現有群眾質疑村兩委在工程項目招標上弄虛作假、違規指定。梳理對照發現,這里面確實有貓膩。”日前,惠安縣召開新一輪對村巡察巡前業務培訓會,縣委巡察組干部與新抽調組員分享之前對村巡察的工作經驗。
惠安縣委巡察組針對新一輪對村巡察重點工作開展“組內會商”
彼時,惠安縣委巡察組在對紫山鎮開展“鎮村一體巡”時,通過精準篩選微信群中的群眾訴求,迅速鎖定了某村黨支部原書記黃某涉嫌違規發包工程的問題線索,第一時間移交縣紀委監委處置。經核查,黃某違反議事規則、違規發包工程,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村級工程風險較大、易滋生腐敗,必須聯合有關職能部門,在制度上進行規范約束。”針對這一情況,縣委巡察機構與縣紀委監委重點會商,并聯合發改、財政、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探索解決有效措施。在多方合力下,《惠安縣村級小微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應運而生,從源頭上為村級工程建設加上了一把“廉潔鎖”。
惠安縣委巡察組干部在對村巡察期間,依托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及時收集梳理社情民意。
近年來,惠安縣基于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深入探索“巡群找點”這一對村巡察創新方式,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有力有效擴大了巡察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實現“問題早發現、隱患無處躲、處置更及時”的工作成效。在對村巡察期間,各巡察組指定專人加群,定期關注消息,廣泛收集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第一時間協同處置。此外,惠安縣還探索融合“碼上巡”等平臺,打造信息一鍵直達的線上巡察組,建立健全全天候巡察問題反映機制。
惠安縣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開展對村巡察實質是在做群眾工作,只有真正讓群眾參與進來,巡察工作才能深入下去,見行見效。”如該縣東嶺鎮五福小區因物業撤出“真空期”導致環境臟亂差的問題,一度成為“碼上巡”收到問題的高頻詞。巡察組在摸清情況、厘清責任后,將之作為立行立改事項,及時移交鎮黨委整改。如今,曾讓群眾憂心忡忡的“無福小區”,已變回了名副其實的“五福小區”。
秉承“為民巡察”信念,惠安縣統籌推進“線上通”與“線下聯”巡察機制,在暢通群眾線上反映問題渠道的同時,還堅持“一線工作法”下沉到基層“把脈問診”。具體來看,惠安縣委巡察機構充實對村巡察“必談必訪”對象,將下沉走訪時間節點前置,從過去印證問題階段針對性走訪,轉變為發現問題階段深入性摸排,輔以分發定制信訪舉報“小信封”、便民聯系“小卡片”等,更好掌握一線“活情況”,為群眾監督提供更好更便利條件,有效提升了監督質效。
文字:黃偉毅、林毅明
圖片:張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