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溪縣力志璟峰小區臨時物管會征求業主代表們的意見后,決定把開發商剛剛移交過來的800平方米公共用房改造成托育中心?!凹依镆呀浻袃蓚€寶寶了,一直擔心‘老三’出生后照顧不上,現在可好,再也沒有后顧之憂了?!币宦犝f小區要建托育中心,小區居民王女士高興地說。
此前,安溪縣委巡察組在巡察鳳城鎮、城廂鎮及所轄社區中發現力志璟峰等小區在開展“清產核資”中,存在居委會用房、社區活動用房等公共用房未能及時移交或未妥善管理等問題,小區居民反映強烈。巡察組隨即發出立行立改通知書,并把這一問題抄報給縣紀委監委,共同監督推動鳳城、城廂等鄉鎮6個樓盤完成5537.6平方米公共用房移交工作。
這是安溪縣通過“巡紀”聯動監督,推行小區“業賬社審”監管模式,著力整治物業管理亂象,維護業主權益的一個例子。
安溪縣委巡察機構會同業務主管部門和屬地鄉鎮黨委政府、社區召開工作推進會,對住宅小區公共用房進行摸排起底。(縣委巡察辦 供圖)
“‘業賬社審’,就是小區業委會的每筆支出項目在報銷之前,先報所在的社區干部分級審核把關,并接受縣、鎮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社區紀檢委員的實時監督,確保賬目陽光透明。”安溪縣委巡察辦負責人介紹。
如何推動“業賬社審”落地見效?安溪縣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積極推動各項監督貫通融合、協調協同的有效路徑,采取“巡紀”聯動方式,與縣紀委監委專項整治同步開展巡察監督。
安溪縣委巡察組深入社區全面了解業委會和物業企業的資產、資金等使用管理情況(王巍 攝)
“業賬社審”,前提是“清”。為做好“清產核資”工作,縣委巡察機構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督促縣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民政局等業務主管部門,會同屬地鄉鎮黨委政府與社區,對所轄區域內各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用房、居委會用房,屬于全體業主所有的活動用房等進行摸排起底,全面掌握各住宅小區公共用房的移交、使用、管理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推動住建部門規范完善物業承接查驗工作,切實維護業主、建設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各方的合法權益。
“業賬社審”,關鍵在“審”。發揮“巡紀”聯動優勢,同向發力、同題共答,指導推動小區業委會建立賬務收支“三重審核”、資金管理“三重分離”、項目建設“三方聯審”等機制,進一步規范小區公共收益管理,讓“巡紀”聯動得出的“方子”,更好地結出“果子”。
管好“賬本子”,還需把牢監督端。巡察借助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在晾曬權力、預防腐敗的功能作用,推動小區每筆公共收入、支出的原始發票在監督平臺和小區業主群進行“雙公開”3天,接受社區居民和小區業主的“雙重”監督。同時,建立“無公開不審批機制”,由鄉鎮紀委、社區紀檢委員全程跟進監督。
社區將公共收益用于自來水、消防和污水管道改造等項目,改善提升小區環境,實現公共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文昌社區 供圖)
“以前我們小區有哪些資產、哪些收入、怎么報銷,我們根本不清楚?,F在不一樣了,每一項都明明白白?!苯瓰I花園小區業主謝先生說。
利劍出鞘護民利,小區管理煥新貌。在強有力的巡察監督推動下,通過開展“清產核資”“業賬社審”,累計審查物業公司或業委會賬目1865筆,發現并糾正問題157個,盤查清點公共收益1896.22萬元,有效助推小區物業管理提升、服務提質,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文字:張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