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俊明 徐菱駿
加強基層監督是健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聚焦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過程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依規依紀依法完善履職清單,為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劃出“紅線”,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
山東省鄒城市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中發現,農村基層“公益崗”管理領域“人情崗”“關系崗”“空餉崗”等問題較突出。通過專項整治,該市紀委監委查處違規違紀人員24人,追回補貼25.29萬元,推動清退不合格人員214名。
今年5月,鄒城市紀委監委更新村級小微權力運行負面清單,增加“在護林員、公益崗選聘中,嚴禁利用職務優親厚友、謀取私利”等5條新規,并督促職能部門完善制度規范,加強城鄉公益性崗位管理,為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再上一道“保險絲”。
江蘇省啟東市紀委監委將農村基層干部履職中嚴令禁止的問題分為思想、工作、作風、廉政四方面,根據工作實際不斷更新完善,及時公開。
“當前的清單包括38個具體問題,其中不少是今年新增的。”啟東市監委委員宋飛介紹,比如,“嚴禁以虛造虛增虛報手段騙取苗木補償”,直指前不久查辦的拆遷苗木補償領域系列腐敗案。該案涉案人員15人,涉案金額上億元。
近年來,浙江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迅速。該省紀檢監察機關從完善農村基層干部履職清單著手,將新問題新情況納入監督監管,確保農村基層干部規范用權。該省永康市紀委監委在2021年出臺了“村社干部13條鐵律”,明確嚴禁違規審批、嚴禁坐收坐支等“三資”管理、項目建設方面“紅線”。
隨著強村公司發展壯大,原有相對寬泛的規范難以指導相關人員廉潔履職。為此,永康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出臺村集體“三資”管理10條規范,明確村級開支不得在強村公司列支,嚴禁村干部及其近親屬承攬強村公司工程項目等內容,并推動將新規寫入強村公司管理辦法,組織村社干部跟進學習。“強村公司組織框架、財務運營管理比較特殊,吃透管理辦法,才能精準監督。”參與學習的永康市前倉鎮大陳村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陳壽東說。
浙江省東陽市紀委監委則抓住工程建設領域高發廉政風險點,印發村級工程建設“九條禁令”。近三年來,東陽村級工程近2000項,每村年均近2個,量大面廣。立項管理不嚴是突出問題之一,有的違規包裝騙取上級補助,有的盲目設計脫離實際,還有的未按規定進行備案,等等。針對這些問題,“九條禁令”明確禁止違反預審報備制度立項、應招未招、擅自變更等行為,助推村級工程廉潔建設。
“此外,我們還把當前本市暫未發現,但風險較高的行為充實進清單。”東陽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包麗芬舉例說,如“利用職權交叉承攬村級工程”,以及“以低息、無息方式向承包方借款、以高息方式出借資金謀取利益”等,旨在提前警示,體現嚴管厚愛。
“既要推動完善清單,也要督促付諸實踐。”福建省石獅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市紀委監委把履職負面情形融入小微權力清單和流程規范,做成60多頁的指導手冊。四議兩公開、換屆選舉、集體資金管理、物資服務采購……手冊詳細繪制了各類行權事項流程圖,并注明廉政風險點和防控措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該怎么做一清二楚。
依托手冊,石獅市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培訓,提升村級紀檢委員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通過健全交叉檢查和工作保密機制,消除部分紀檢委員斗爭精神不足、擔心得罪他人、懼怕非議等顧慮,推動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合力推動農村基層干部守住拒腐防變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