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緊緊圍繞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加強政治監督,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重大項目建設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抓手。聚焦重大項目,強化政治監督,既是紀檢監察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帶頭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現實檢驗。
廣西紀檢監察機關自覺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方向指引和賦予廣西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沿邊臨港產業園區、西部陸海新通道)使命任務,把護航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監督執紀執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深入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以具體求深入,監督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落到實處
政治監督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重大項目建設的政治監督,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都很強,任務不明確、措施不深入,監督就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難以取得實效。必須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監督推動各地各部門緊扣職責、見人見事,把工作落到具體責任、具體規劃、具體政策、具體措施、具體成效上,確保建設任務扎實有序推進。
明確監督任務。對重大項目建設開展政治監督,不能大而化之、籠而統之,重點是選取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本地重抓力推、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項目。近年來,為支持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黨中央給予廣西極大政策扶持,部署實施一大批重大項目。廣西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一省一主題”政治監督要求,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選取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等106個重大項目作為政治監督重點,制定監督清單,明確6個方面20項工作任務,出臺《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工作指引》,建立專班專抓、清單管理、協調聯動、督導檢查、定期通報、信息報送六項工作機制,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形成上下“一張網”的監督格局。
聚焦監督重點。具體任務明確后,就要解決重大項目“監督什么”的問題。必須結合被監督地區、單位及重大項目實際情況,制定監督方案,將監督重點細化、實化、具體化。廣西圍繞推動重大項目建成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明確具體監督內容,把是否符合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是否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是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是否履行程序合規合法審批和開展招投標,是否增加或變相增加地方政府債務等作為監督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切實糾正重大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政治偏差和政治偏向。
完善監督模式。重大項目建設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應該監督什么、采取什么方式監督,必須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廣西在平陸運河建設監督中,探索了對重大項目的“147”監督模式,即建立一套“室組地企”和審計、監理等多方聯動的監督工作機制,構建工程合同和廉潔合同同步簽訂、技術交底與廉潔交底同步開展、質量監督和廉潔監督同步進行、項目工程和廉潔工程同步驗收的“四同步”監督標準體系,明確工程項目設計、概預算、招投標、施工、變更、工程驗收、資金撥付7個重點環節的標準化監督流程,整合市縣紀委監委、派駐機構等力量,駐扎項目一線前置監督、跟進監督、全程監督,實現嵌入式、具體化監督,督促解決問題,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以精準求實效,打通重大項目建設堵點淤點難點
開展政治監督,重在精準,難也在精準。必須強化精準思維,抓重點、抓關鍵、抓要害,推動監督、辦案、治理貫通起來,形成發現問題、防范風險、排除隱患的有效機制,不斷清除重大項目建設中的“攔路虎”“絆腳石”。
緊盯責任落實,抓住“關鍵少數”。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對重大項目建設實施起著關鍵作用。必須強化監督,督促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用權、擔當作為,形成凝心聚力抓項目促發展的生動局面。廣西把監督導向放在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及主要負責同志擔當領導責任上,開展增強“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監督實效試點,探索提醒談話、專題約談、委托談話、廉政家訪,健全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制度,切實防范和糾治“一言堂”“新形象工程”、工作敷衍塞責等問題,扎實推進項目建設,造福一方百姓。
緊盯權力運行,開展專項整治。重大項目資金密集、資源富集、廉潔風險高,尤其是決策、招投標、項目管理等重點環節,謀私貪腐問題易發多發,必須緊盯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權力運行關鍵環節,發揮監督一點、治理一片、規范一域的作用。廣西結合重大項目政治監督,部署開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插手基建工程和招投標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聚焦交通、水利、住建、市政等基建工程領域,深入整治脫離實際亂決策亂作為、插手干預工程招投標、中標后違規變更中標內容、簽訂陰陽合同、違規轉包分包工程項目、違規增加工程量、低中高結等突出問題,督促加快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加強全鏈條監管,有力維護風清氣正的項目建設環境。
緊盯腐敗問題,嚴肅查辦案件。辦案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監督。加強政治監督,必須狠抓辦案不放松,最大限度發揮查辦案件的震懾警示作用,阻斷腐敗和不正之風滋生蔓延。廣西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把嚴懲政商勾連腐敗作為重中之重,緊扣重大項目建設重點環節和重大風險,從嚴查處基建工程和招投標腐敗、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問題,斬斷伸向重大項目的“黑手”,嚴肅查處了柳州市委原書記鄭俊康、吳煒,玉林市委原書記莫樺,自治區發改委原主任黃方方,交通運輸廳原廳長陳鴻起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形成強力震懾。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針對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督促有關行業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
以常態促長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廉潔高效
重大項目建設周期長、涉及領域廣,政治監督必須強化系統觀念,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強化全過程、全周期監督,以常態求長效、以長效促長治。
強化思想教育。樹立教育在先、警示在前的理念,把加強領導干部思想教育作為打造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的基礎性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把握“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等重大問題,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強化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搞清楚黨的紀律規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學紀知紀明紀促進遵紀守紀執紀。
深化協同聯動。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充分發揮監督、協助、引導、推動功能,推動各類監督貫通融合。加強與審計、財會、統計等部門協調配合,完善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成果共享機制,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深化“組組”協同、“室組”聯動、“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發揮駐發改、工信、交通、國資等派駐機構作用,靈活運用會議監督、明察暗訪、專項監督、駐點監督、巡視巡察等方式,抓細抓實重大項目建設日常監督,一季一檢查、半年一小結、年終回頭看,保持監督常在、震懾常在。
健全長效機制。完善臺賬管理、動態跟蹤、限期辦結、督查問責等制度機制,“督、改、治”一體推進,定期收集監督情況,分析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深挖問題背后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監督建議函,督促舉一反三,查改風險隱患,完善制度機制,加強監管治理,形成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源頭治理的監督完整鏈條,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房靈敏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