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新年上班第一天,福建省晉江市靈源街道紀工委干部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再次來到林口社區柯阿伯家走訪。
“阿伯新年好呀,節前您反映的問題解決了吧?”
“多虧你們幫忙督促協調,節前這條路就修好了,終于過了個順心年。”柯阿伯站在家門口,看著門前被雨水打濕的水泥路,樂呵呵地說。
在節前一次入戶走訪中,柯阿伯反映家門口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居民口中的“糟心路”。
“你看這泥泥濘濘的土路,遇上下雨,路都走不了,這年還怎么過?”柯阿伯抱怨著。
得知此情況,靈源街道紀工委書記白曉玲立即向工作點、社區主干了解,原來,換屆前,就有群眾向社區反映該道路問題,社區“兩委”原計劃換屆完再啟動該道路硬化工程。但由于新老交替,分工不明確,工作交接不順暢,該項目就被擱淺了。
“這修路涉及群眾多,群眾工作難做啊,況且社區資金緊缺,這修路款誰出呢?”林口社區黨支部書記一籌莫展。
“群眾利益無小事,只要有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隨后,街道紀工委督促街道組織辦指導林口社區進行“兩委”職責分工,明確該道路硬化工程的具體責任人;鄉村振興辦指導工程建設及專項資金申請;社區“兩委”入戶做群眾工作……各部門主動擔當、各司其職,該道路硬化工程建設順利啟動了。
“從啟動到施工完成,前后也就一周多的時間,春節前就完工了,太高效了。這個年過得舒心了。”柯阿伯連連稱贊。
解民憂、暖民心,做服務群眾的“及時雨”。新年伊始,晉江市鄉鎮紀檢干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把工作重點放在走村入戶和一線監督上,把群眾反映的意見訴求解決在一線,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新的一年,我們將持續擰緊鎮村監督‘三元主體’鏈條,推動鄉鎮紀檢干部在做實做細進村入戶中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切實發揮好鄉鎮紀委‘前哨’作用,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晉江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晉江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