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監督融入“十四五”建設之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對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對表對標,準確把握監督工作的屬性定位和時代特征,深刻理解高質量監督的內涵外延和核心關鍵,自覺以政治監督為引領,以構建監督體系為支撐,以“三不”一體推進為路徑,全面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在現代化建設大局中更好地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牢牢把握“兩個維護”根本任務
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基本前提是彰顯屬性、明確職責,牢牢把握“兩個維護”根本任務。“兩個維護”是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的根本職責使命,要把“兩個維護”作為首要任務,始終做到心中有自覺、行動有方向、工作有實效。
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鍵要緊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吉林省紀委監委堅持把推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政治監督的首要任務,制定監督清單,掛圖作戰、全程監督、對賬銷號。要保障政令暢通。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保障黨中央大政方針落實,是紀檢監察機關與生俱來的初心使命。要時刻思考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切實把履行職責的初衷、檢驗工作的標準充分體現到“執行”中、落實到“發展”上。吉林省紀委監委緊盯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情況,探索建立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督查問責機制,制定政治監督指導意見,開展省直部門落實“十四五”規劃專項巡視,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切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行動。要涵養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風向標,也是監督治理效能的集中反映。吉林省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制定加強同級監督的實施方案,主要負責同志分別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省人大、省政協黨組負責同志面對面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全面落實責任、帶頭凈化政治生態;班子成員深入開展全省政治生態集中調研,建立常態化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機制,推動各級黨委(黨組)把凈化政治生態作為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
深入貫徹一體推進“三不”方針方略
提升監督治理效能,有效路徑是懲防并舉、標本兼治,深入貫徹一體推進“三不”方針方略。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必須堅持懲、治、防辯證統一,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融合,始終保持“不敢”的有力震懾、不斷強化“不能”的規范約束、著力養成“不想”的高度自覺。
要精準出擊,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只有“后墻”不倒,監督才能“長牙”“帶電”。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形成“露頭就打”的強大威懾。吉林省紀檢監察機關立足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階段性特征,緊盯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腐敗問題與不正之風交織和隱藏重大風險的腐敗案件,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兩年來處置省管干部問題線索1022件、立案118件、留置30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33人。要融入治理,深度推進以案促改。案件不單是深刻教訓,也是推動治理的寶貴資源。提升監督治理效能,關鍵是通過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體制弊端和機制漏洞,推動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化解風險、優化治理。吉林省紀委監委堅持把以案促改作為一體推進“三不”的樞紐工程,協助省委制定深化以案促改的意見、召開省委以案促改和巡視整改工作視頻專題會議,對同區域、同領域、同類型、同崗位的省管干部案件集中進行分析,開展紀檢監察建議貫徹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檢查和巡視整改“回頭看”,向省委專題匯報整改工作,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加強領導、傳導壓力、壓實責任。要激發動力,有效促進干部干事創業擔當。全面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必須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形成主動接受監督、積極擔當作為的高度自覺。分級、分類打好警示教育“組合拳”,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嚴肅規范精準慎重問責,嚴厲打擊誣告陷害,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營造干部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健全完善集成高效的監督體系
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內在要求是統籌銜接、貫通融合,健全完善集成高效的監督體系。效能彰顯在外部,取決于內在。監督治理效能不是各項監督的簡單疊加,而是在深度協作、共鑒融合、優勢互補基礎上產生的倍增效應和綜合效能。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必須堅持貫通思維、系統觀念,統籌各項監督同向發力、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加快構建多主體協同、各板塊配套、全要素集成的監督體系。
用責任做強“單體”。監督體系就是一個責任體系,各監督主體只有知責明責,才能全面擔責盡責,做到齊頭并進、均衡發展、相互促進。吉林省紀委監委組織編制省紀委監委機關、部門和系統三個層面的工作手冊,制作監督體系框架圖、黨建體系圖、工作關系圖、組織機構圖、調查措施流程圖等,把每個部門、崗位的職能職責再明確、權力邊界再厘清、工作流程再明晰,推動各監督主體全面履職盡責、提高工作效率。用機制暢通“經絡”。制度機制是凝神聚氣的“經絡”,只有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消除盲點,使周身“氣血”順暢運行,監督的“拳頭”才能更加有力。吉林省紀委監委探索制定推進“四項監督”統籌銜接辦法,建立室與室“1+1”、室與組“1+N”銜接配合工作機制,完善巡視巡察機構與同級紀委監委相關室(廳)、派駐紀檢監察組和相關部門的“1+X”工作協作機制,實施省紀委監委機關內部工作聯動模式,打通“院內”、聯通“院外”,推動各監督主體協同高效開展監督。用科技打造“翅膀”。信息化建設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構建監督體系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吉林省紀委監委著眼監督工作實際需求,精心打造監督工作信息管理系統,著力建好監督信息數據庫、監督信息綜合分析平臺,通過“一庫一平臺”拓展信息來源、加快信息共享、完善數據分析,定期形成地區(部門、單位)政治監督報告、省管干部廉政情況分析和廉政檔案,不斷提高監督工作的時效性、精準性。
(張忠 作者系吉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