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卓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在7月1日召開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號召全體中國共產黨員,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表示,將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多次提到了‘人民’,充分彰顯黨的根本立場和人民情懷。”黑龍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巍說,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黨用實際行動詮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看萬家燈火,常念百姓憂樂,在維護群眾利益上站在最前列、沖在最前面,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再小也不放過,哪方面有問題反映、就在哪方面下功夫,誰和群眾過不去、我們就讓誰過不去。”
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
“百年黨史,真理和信念的力量無窮。‘斷腸明志’的陳樹湘、視死如歸的楊開慧等革命先輩,樹立了一座座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精神豐碑。”湖南省長沙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理主任胡衛兵說,“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紀檢監察干部要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聚焦社保醫保、上學就醫、人居環境、司法不公等民生實事加大監督力度,以正風肅紀反腐來凝聚黨心民心、匯聚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貴州省紀委監委民生監督檢查室副主任何薇說,“在努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將緊緊圍繞‘護民生、辦實事、促振興’主題,充分發揮‘統’的優勢、深化‘專’的打法、保持‘懲’的力度,深化鄉村振興和民生領域監督執紀問責。”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山東省沂南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代理主任暴學清說,將聚焦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群眾的集中關切點,扎實開展物業領域、醫保基金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監督重點,試點重點村居“三資”提級監督,將“探頭”伸進基層工作一線,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反腐敗斗爭中的主體作用,就是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讓干部感受到監督、習慣被監督,讓群眾知道有監督、參與監督。“我們堅持延伸監督觸角,以整治群眾急難愁盼和身邊腐敗問題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抓手,聘請黨風政風監督員414名,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員100名,集中培訓、條塊管理、動態聘任,細化監督內容35項、舉報方式7種。讓群眾聲音‘原汁原味’呈現,群眾訴求‘保質保量’解決,不斷提升群眾參與感、滿意度和幸福感。”吉林省梅河口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劉福斌說。
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歷史和現實啟示我們,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核心的黨的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成功之道和政治優勢。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抓起,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不斷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戰略成果。”河南省商丘市紀委監委干部夏衛軍說,“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嚴查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