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對紀檢監察機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發展環境提出明確要求。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要求,福建省石獅市紀委監委在監督執紀理念更新、方式轉變、效能轉化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著力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好、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打響了“高質量監督就是好的營商環境”特色品牌。
監督執紀理念再更新。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理念,始終堅守政治屬性這個紀委監委的第一屬性,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認真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正確處理嚴格監督與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之間的關系,讓全市干部擔當有信心、作為有底氣。科學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對犯錯的干部不搞“一棍子打死”,而是做到寬嚴相濟、分類施策,把認錯態度、一貫表現、群眾口碑作為定性量紀的重要參考。落實落細日常監督,確保黨風廉政意見回復的質量效率,同時通過抓早抓小、關口前移,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提醒,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
監督執紀方式再轉變。深化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三轉”,在監督執紀過程中把握好“三種關系”,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一是堅持警示和懲治并重。將警示作用和懲治作用都納入綜合考量,以執紀溫度體現執紀力度。注重用好黨的政策策略,注意聽取鎮(街道)黨(工)委、政府對犯錯誤干部一貫表現的評價意見,綜合考慮其認錯態度、工作業績、群眾口碑等因素,既促使干部本人認錯悔過,又保護其工作積極性,避免消極低沉、一蹶不振。二是堅持服務和監督并重。寓服務于監督之中,在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一方面,盯緊重點行業領域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如嚴肅查處市醫院麻醉科和骨科收受醫療器械回扣款等問題,堅決破除醫療領域腐敗利益鏈;另一方面,對肆意違規者和隨波逐流者區別對待、分類處置,體現“拴心留才”的誠心。三是堅持喚醒黨性和查清問題并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監督執紀全過程,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促進思想轉化,既查清問題、處分到位,又喚醒黨性、促其悔過,把監督執紀過程變成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過程。四是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采取案后回訪、不定期談心談話等方式對受處分干部進行重點跟蹤,鼓勵其卸下思想包袱、主動擔當作為,從“有錯”變“有為”,體現紀檢監察機關“敢為事業護人才”的擔當。
監督執紀效能再轉化。監督執紀理念和方式的更新轉變與紀檢監察干部講原則、講政策、講溫情的正面形象相得益彰。一是樹好監督執紀導向,讓干部擔當“心中有數”。綜合運用黨性教育、政策感召、紀法威懾,在思想教育中釋紀釋法,在監督執紀中傳道傳情,進一步營造心齊氣順、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二是劃清政商交往紅線,讓政商關系“親清有為”。制定公職人員政商交往負面清單,以“八個不準”規范政商交往行為,鼓勵干部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開展專項行動,主動跟進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快兌現惠企政策。開展精準監督,助推優化營商環境“百日行動”,深入摸排營商環境存在的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推動有效解決。三是堅持優化黨風政風,推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堅持廉政教育常態化系統化,推進以案為鑒和以文化人,深入剖析違紀違法問題和典型案例,采取點名曝光、旁聽庭審等方式,以身邊人身邊事警醒黨員干部;開設警示教育課程,分層分類開展廉政教育。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推出廉潔家風暨紅色旅游路線,深化“一鎮一孝廉”品牌創建,以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推動城市軟實力提升,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貢獻紀檢監察力量。(福建省石獅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林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