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的“根”與“魂”。今年7月份省紀委監委下發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泉州市紀委監委迅速行動,在全市開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專項監督。
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涉及范圍廣、專業性強,為加強監督實效、突出監督重點,泉州市紀委監委提出“兩促四糾五查一曝光”十二條工作措施,要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深化運用“1+X”監督機制,既要壓緊壓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又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線索移送、協作聯動、提級查辦等機制,形成文化遺產保護監督合力。
“目前,泉州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2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說起文物保護工作,駐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黃禮智如數家珍。
圖為駐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紀檢監察組干部檢查文保點石獅萬壽塔監控室和巡查監控記錄(肖婉婷 攝)
為切實護航古城“申遺”,今年來,駐市文廣旅局紀檢監察組將監督“探頭”延伸到22個申遺點保護一線,多次到申遺點進行實地監督檢查,推動遺產點保護工作和巡察發現問題整改,共推動通報整改各類問題17項。
縣、鄉兩級紀檢監察機關也切實深入一線開展監督,加強對文化遺產開發、利用、申遺等環節的監督保護,保障文化遺產有效開發不受破壞,著力糾治各種破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為。
“是否按照上級申遺辦最新要求對申遺點核心區和緩沖區進行重新規劃及管控?是否加強日常巡查,防止群眾踩踏窯址本體……”晉江市紀委監委駐市文旅局紀檢監察組實地走訪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文保單位所在地政府強化文物保護修繕、宣傳展示、環境整治等工作,全力以赴共同推進申遺任務。
圖為晉江市紀檢監察干部查看金交椅山窯址跨區域保護及周邊環境整治情況(徐維耕 攝)
洛江區紀委監委深化運用片區協作機制,以“紀檢監察室+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的方式,上下聯動組成專項督查組。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監工委不定期對洛陽橋申遺點控制區內文物安全巡查情況、遺產區環境整治情況開展明察暗訪。
正值古城“申遺”的重要節點,文化遺產安全問題不容輕忽,必須堅持保護優先原則。針對文化遺產安全,常態化的監督執紀之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重視“技防”,提高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化監管水平。
監督貴在堅持,重在平時。鯉城區、豐澤區紀委監委督促相關單位上線一批智慧消防項目、智慧用電系統和文物安全監測預警聯網系統建設,為古城文保插上科技的“翅膀”。
德化縣紀委監委通過建設數字監督平臺實現文物保護領域“在線監督”和“一鍵保護”。村級紀檢委員可以登陸數字監督平臺中的隨手監督子平臺,對日常監督中發現文物保護相關問題進行“隨拍隨傳”。
安溪縣尚卿鄉紀委依托“天眼”等監控系統,并聯合鄉派出所、鄉文化站完善值班制度,開啟青陽遺址等重點文物全天候監督模式,隨時了解掌握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安全保護情況。
圖為安溪縣紀委監委聯合督查組成員在李光地宅和祠監督推動問房大厝保護修繕工程建設(林偉彬 攝)
圖為南安市水頭鎮紀委監察組聯合職能部門干部到安平橋(五里橋)進行督查(吳清燁 攝)
發現問題不是目的,推動整改落實才是根本。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在對閩南傳統古建筑構件征集管護等工作開展監督檢查后,形成“問題清單”發給相關責任單位,并責令限期整改。
惠安縣紀委監委針對此前督查劉望海故居發現的問題,向螺城鎮政府發出整改通知,從履行文物保護屬地責任、加強日常巡查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議,并督促鎮政府整改落實。
“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城市歷史文脈、人文底蘊。”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聚焦政治責任和“關鍵少數”,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以嚴厲的執紀問責,督促推動古城“申遺”工作,為弘揚海絲文化、傳承泉州歷史文脈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文:尤姝婷陳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