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據中國播音主持網報道,著名播音員、主持人沈力因病去世,享年87歲。
1958年,我國籌建全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沈力是第一位電視播音員。在此后十幾年的播音崗位上,沈力完成了幾千期節目的直播任務,是中國電視史上當之無愧的播音第一人。
1982年,中央電視臺創辦第一個固定欄目名稱、固定播出時間、固定主持人的專題欄目《為您服務》,沈力是節目的主管兼第一位主持人,該節目收視率一度僅次于《新聞聯播》。1993年,已經離休5年的沈力被中央電視臺返聘,主持老年人節目《夕陽紅》。上世紀90年代,《夕陽紅》和《東方時空》一起成為中央電視臺的王牌欄目。
沈力被稱為“中國電視播音主持界的第一滴水”,這滴水注入的活力貫穿了中國電視行業從初創到壯年近半個世紀的歲月。
播音員建立視像意識
“觀眾就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沈力,原名沈立環,1933年生于江蘇,1958年,沈力轉業并考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組,成為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在電視臺初創的一年多時間里,沈力一個人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國內國際新聞、文體節目、專題節目的播音以及大型文藝晚會等的轉播任務。
那時,沈力需要每天早上6點趕到單位,把需要播出的稿件一份一份背下來,再通過語音、語氣、重音、斷句進行傳情達意。在沈力的記憶中,那段時光有點“狼狽”,“但是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簡陋”。一間60平米的辦公室被一分為二,里面是導演間,監視器上播著新聞片,沈力站在外面,一邊透過玻璃看新聞片,一邊通過一個話筒播新聞。
但是,沈力逐漸發現自己的播音缺少一種直達人心的力量,“不斷總結,我就提出來一個新說法——電視播音員要建立視像意識,播音時你要想象著觀眾就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正因為如此,沈力的播音被賦予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暖和親切感。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白謙誠記得,沈力大姐給人一種溫暖、親和、平易近人的感覺,她給人們帶來一種希望。
從第一次踏上播音崗位開始,十幾年里沈力完成了幾千期節目的直播任務,是中國電視史上當之無愧的播音第一人,而她在工作中的感受與經驗也成為中國播音主持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寶貴資料。
第一個專題欄目
強調為“您”服務
1982年的一天,時任中央電視臺副臺長的陳漢元找到了沈力,提出讓她領導并主持一檔生活服務類節目《為您服務》,這是央視創辦的第一個固定欄目名稱、固定播出時間、固定主持人的專題欄目。
一次采訪中,沈力透露,自己其實并不擅長瑣碎的日常生活,也很少做飯,這樣的經歷讓她感覺自己很難準確地把握觀眾的需求。“我就比較重視來信,因為這是了解觀眾的唯一渠道?!薄稙槟铡芬粋€月大概接到3000多封觀眾來信,最高峰達到過5000多封,沈力每信必看。
1984年,一位學生觀眾來信向沈力反映,自己佩戴的眼鏡一到室內就有哈氣,怎么辦?節目組為此走訪了眼鏡店、大學、科學院……等到找到方法,已經到了第二年春天。時隔一年,沈力終于在節目中給出了答復,“我希望他能看見這期節目,我們誠心為你尋找了一年的答案,你的事情我們沒有忘記”。
在《為您服務》工作期間,沈力日復一日地修改了近千篇稿件和主持人串聯詞,她習慣把“大家”改成“您”,習慣在節目的最后跟朋友們道再見,習慣真誠地說“這是我們特意為您錄制的節目”。央視《人物》曾制作過一期沈力的專題節目,節目中展示了一份主持人串聯詞,字數不足140字,沈力修改了11處,稿件的空白處,沈力還標注了自己修改的原因和感受。沈力靠著這種和藹可親、真誠樸實的風格,把中國電視節目的樣態從“我播你看”變成了“你點我播”,《為您服務》的收視率一度僅次于《新聞聯播》。
聚焦老年人
“夕陽紅”是有信仰的一代
上世紀90年代初,老齡化成為一個全新的名詞,央視順應時代,開始著手打造一檔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節目《夕陽紅》,1993年沈力被返聘擔任該欄目的主持人。此時,沈力已經60歲了,離開主持人崗位已經整整5年。90年代,《夕陽紅》和名牌節目《東方時空》一起,是央視的王牌欄目。
沈力曾回憶,《夕陽紅》對自己的幫助很大。“采訪了那么多老年人之后,我真的覺得我們這一代老年人是有信仰的一代人,有堅定的生活步調,有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他們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我采訪他們,學到了他們身上的很多東西,我也以此指導自己的老年生活?!?/p>
1995年沈力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授予的中國主持界最高獎——第二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2006年9月,沈力與趙忠祥、宋世雄共同獲得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杰出貢獻大獎。
據透露,5年前,沈力身患疾病,但她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病魔做著頑強的斗爭。對于沈力的離去,電視人和觀眾也遺憾萬分,包括導演哈文、主持人張澤群、曹可凡等紛紛在社交網絡表達哀思。(記者 祖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