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節剛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河市村貧困戶老陳就拿起手機,進入民生資金監管平臺,查看5月份低保金到賬情況。“動動手指就能查到,方便得很!”
這一監管平臺的建立,得益于泉州市紀委監委推動構建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機制、從案件暴露問題出發、對政治生態進行全面“把脈問診”的探索實踐。
“以往,有部分群眾因為文化程度和身體情況,低保金、補助款等由一些基層干部代領代管,由此便給了村干部貪用挪占的機會。僅2018年,洛江區查處涉及民生領域的腐敗問題就有20起。”泉州市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莊志深介紹,除了“一案一整改”常規動作外,市紀委監委整體把握,重點分析此類案件背后的政治生態,查找案件背后的共性原因和深層次癥結,尋求系統長效整改方案。
第五紀檢監察室深入走訪調研,收集一手資料,同時綜合研判信訪舉報、巡視巡察、主體責任檢查、財政檢查、審計報告等相關信息,全方位了解該區經濟社會人文情況,撰寫政治生態分析報告,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傳統監督方式被動、基層監督乏力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在此基礎上,提出“細化權力清單”“強化基層監督”“持續高壓懲治微腐敗”等具體建議11項。
隨后,泉州市紀委監委將政治生態報告印發洛江區委。洛江區很快行動起來:區委制定《關于建立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長效機制的若干措施》,切實加強全區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動態監測管理工作;區紀委監委推行“一線監督法”,紀檢監察干部進村入戶走訪、拓展線索來源;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治理,針對廉政風險點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完善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將相關信息曬在陽光下……堅持問題導向,各部門各單位協同聯動,舉一反三、引以為鑒。
2019年以來,洛江區共查處民生領域問題12個,處理12人,受理信訪件38件,同比下降57%。民生領域一些突出問題,在落實政治生態分析要求的一套“組合拳”下得到較好解決。
【踐行有悟】泉州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 許振煌
在做實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中,既要對個案進行分析“解剖麻雀”,又要抽絲剝繭梳理共性問題。我們通過對某個領域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更好地把握該領域“樹木”和“森林”狀況,增強監督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更加精準指導有關方面加強該領域權力規范運行、監督執行力等方面建設,有效堵塞漏洞促進固本培元,以期達到善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