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敬老院一樓出租,收益在哪兒?”2019年11月19日晚9時,安溪縣官橋鎮芹石村村民鐘志明用手機在“芹石村村務公開”微信公眾號上留言,次日上午9時,他的手機上彈出了芹石村村委會的回復,清晰解釋了資金收入情況、使用途徑及剩余數額。
????時下,動動手指,看看手機,就能知道自己家能領到多少補貼、村里有哪些收入、有多少支出……在茶鄉安溪,這種便捷的生活方式深受群眾青睞,54個靶向監督村著力打造的“掌上”監督留言平臺讓人感受到了科技對基層社會治理的巨大推動。
????這是安溪縣紀委監委開展村級組織“靶向”監督活動的一個生動場景。
????聚焦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集中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針對近年來70%以上的信訪件、50%以上的違紀違法案件發生在農村基層一線的情況,2019年來,安溪縣紀委監委從信訪問題突出、管理相對混亂、違紀問題較多的54個村(社區)入手,聚焦集體“三資”、 “三重一大”、涉民利益等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事項,把監督的觸角放在拓寬公開渠道、集體研究決策、民主透明管理等方面上,開展村級組織“靶向”監督活動。
????安溪縣城廂鎮員宅村建立村務公開微信群,把村務公開特別是財務收支、涉農利益等,從“墻上貼”轉向“群里曬”。圖為一名群眾向記者展示村務公開微信群。(林偉彬攝)
????“通過建立微信群,打造‘掌上’監督留言平臺,以流水賬‘裸示’公開的方式公開村里面的財務收支情況、涉民利益事項等最受群眾歡迎。”安溪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劉木釵介紹,目前,全縣54個試點村均已建立了‘掌上’監督留言平臺,半年多來共接受1.5萬人次查詢,收到各類咨詢、舉報125條,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除了‘一戶一人’外,鄉鎮掛鉤領導、駐村干部、鎮紀委委員、村干部、村民代表也都加入微信群。我們還制定管理制度,確保微信群健康運行、發揮最大作用。”員宅村黨支部書記殷清展一邊用手機展示一邊介紹著。
????“只要群眾有所呼,我們就有所應。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群眾,可以直接在群里咨詢或舉報,信息直達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劉木釵坦言,從“上墻”上升為“上網”,該平臺解決了農村外出人員多、群眾不愿到村里公開欄看等現實問題,拓寬了群眾監督渠道,是有力遏制村級干部“微腐敗”、有效開展“靶向”監督的重要路徑。
????督促54個靶向監督村落實“四議兩公開”,進一步健全和執行黨員大會議事制度、村民代表會議決策制度,是安溪縣紀委監委開展村級組織“靶向”監督的又一項重要內容。
????龍涓鄉長塔村地處安溪縣南部邊陲,是54個“靶向”監督村之一。由于土壤和氣候的原因,該村的鐵觀音茶葉質量上乘,受到各地茶商的青睞。茶葉賣火了,長塔村卻出現了想種茶的沒地可種、有地的又無能力種的人地矛盾。為此,村“兩委”干部進村入戶,了解民情、征詢意見,最終拿出一份詳細的調地方案。
????“涉及集體資金使用、村級公益事業、集體土地出讓等‘三重一大’事項都要實行票決,鄉紀委還派來紀委委員全程監督。”長塔村支部書記劉福山介紹,調地方案經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2019年9月15日,該村如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會上,土地流轉方案順利通過了與會村民代表的表決。而通過后僅僅兩天,全村就全部簽訂了58畝土地的流轉協議。
????“包括之前的村部遷址重建、道路拓寬、村莊美化等工程項目,這是我今年來到長塔村參加的第五次村民代表會議了,程序非常規范,不存在‘暗箱操作’情況,村民對結果也都很滿意。”龍涓鄉紀委委員林葦炆如是說。
????“過去那種幾個村干部說了算的做事方式,再也行不通了。從‘一言堂’變成‘群英會’,這樣的民主決策讓村民有了更多的發言權、參與權和決策權。做事公道了,干群和諧了,干事也就有激情了。”龍涓鄉紀委書記、監察組組長陳貴明感觸頗深。
????安溪縣官橋鎮芹石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用“摸球”的形式,確定今年度12個房屋翻建名額。圖為會議現場(林偉彬攝) “‘靶向式’監督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初步實現了管住“微權力”、防止“微腐敗”的效應。截止目前,54個“靶向”監督村收到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181條,解決群眾訴求141項,糾正不規范性、苗頭性問題62個,督促修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19項,信訪量同比下降73.17%。”安溪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張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