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安溪脫貧攻堅專項交叉巡察干部向低收入對象許建春了解情況。
巡察24個鄉鎮470個村,入戶走訪貧困戶1537戶,移交邊巡邊改問題數145條,已完成整改118條……
日前,安溪縣委脫貧攻堅專項交叉巡察組亮出了進駐被巡察單位半個月來的“成績單”。
據了解,從2月21日開始,該縣成立24個專項交叉巡察組,利用2周的時間,對全縣24個鄉鎮開展脫貧攻堅專項交叉巡察工作。
“與之前交叉巡察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采取了‘以縣帶鄉’‘輪盤式’交叉的方式。全縣成立24個專項交叉巡察組,同時選任8個派駐紀檢組長,每個紀檢組長負責巡察3個鄉鎮,被巡察的3個鄉鎮的紀委書記分別擔任副組長。”安溪縣委巡察辦主任章添才介紹說,“比如,ABC三個鄉鎮同在一個大組,然后讓A鎮巡察B鎮,B鎮巡察C鎮,C鎮巡察A鎮,進行“輪盤式”交叉巡察。”
同時,針對內外安溪、南線北線安溪的鄉鎮貧困村、貧困戶數量差別較大的情況,該縣還對每個大組所要巡察的3個鄉鎮進行合理安排分配,實行“南北交叉”,避免各大組巡察任務畸輕畸量情況的發生。
“以縣帶鄉”“南北交叉”,有效破解基層巡察工作中“地方小”“人頭熟”的困擾。“這次扶貧專項巡察,和以往不同,說情的、走關系的沒有了,無后顧之憂,巡察更加輕松了。”參與此次交叉巡察的該縣湖上鄉紀委書記葉明昆深有感觸。湖上鄉是安溪北線鄉鎮,按照“交叉”要求,葉明昆巡察的鄉鎮是安溪南線的官橋鎮,與葉明昆一起參加巡察官橋鎮的,還有他的4名同事,來自湖上鄉紀委、財政、民政、扶貧等相關部門。
三個小組、同個大組的“團隊”作戰,還改變了以往巡察組“單打獨斗”的局面。在同個大組里,既可以“交叉”,又可以“抱團”。第三巡察大組負責人白劍峰告訴記者,在巡察過程中,他所在這個大組內有一個鄉鎮的巡察情況較為復雜、工作量比較大,在與三位副組長溝通后,從另一個鄉鎮抽調巡察干部融入該鄉鎮的巡察工作。“巡察干部穿插使用,確保大組內的三個鄉鎮工作同步推進,任務同時落實。”白劍峰說。
在有效避免人情干擾的同時,各巡察小組“各顯其能”,著力扶貧領域巡察質量。“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第一巡察大組負責人陳永勝鼓勵各巡察小組巡察中“機動靈活”,不要“墨守成規”。有的巡察組采取調取數據信息進行比對發現問題;有的巡察組采取“掛圖作戰”“銷號管理”,有序推進巡察工作;……
只有沉下去,問題才能浮上來。各巡察組通過開通郵政專用信箱、走訪貧困戶、電話訪談等方式,讓巡察利劍直插“末梢神經”。“訪前做足功課,帶著目的訪、帶著問題訪,才能提高走訪的針對性,防止大水漫灌;訪中注意從群眾的言語、眼神中發現‘不尋常’;訪后對問題及時分析研判,分門別類處理。”該縣龍涓鄉紀委書記陳貴明和記者分享著自己這階段巡察入戶走訪來的心得體會。
邊巡邊改,推動問題解決在一線、解決在基層。巡察中,各巡察組堅持邊巡邊改,對巡察期間發現的問題特別是領導責任問題、制度建設問題、工作作風問題、脫貧攻堅具體業務問題等,及時與所在黨委溝通,反饋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整改時限,督促立行立改,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
“半個月來,我們吃住都在鄉鎮或村里,白天走訪干部群眾,晚上匯總梳理發現問題,工作雖然累,但想到巡察工作事關全市脫貧攻堅大局,再辛苦也值了。”談及此次巡察,長坑鄉紀委書記謝志龍一臉自豪。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下一步,我們將對巡察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找共性、挖根源,開展專項整治,切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履行監督職責,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安溪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