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是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躍龍村鐵山組村民彭國強女兒大婚的日子。中午,前來喝喜酒的親戚朋友絡繹不絕,如同參加平常的婚禮,大家口袋里裝著代表美好祝愿的祝賀禮金。
但在送賀禮時,大家在禮金登記桌上發現了一個新奇的牌子,上面寫著:“倡導文明新風尚,所有鄉鄰之間酒宴禮金不得超過200元,請大家認真遵照執行。”
限制禮金金額,將文明新風尚傳遞給鄉鄰
當日,前去彭國強家喝喜酒的村民看到這塊牌子時還很詫異,直到彭國強一番解釋,村民們才知道他的想法。大家對這種做法予以稱贊,更有村民表示,“以后我家辦喜事也這么做。”
看到限制禮金金額帶來的良好效果,彭國強不禁心中一喜。“禮金雖是祝賀,但也是人情往來,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勤儉節約。”彭國強告訴記者,他是一名退伍軍人,部隊生活講求勤儉節約,即使退伍多年,他一直未曾丟下這種好習慣。同時,他也是一名有著48年黨齡的老黨員,應該自覺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將文明辦酒、移風易俗的新風尚傳遞給鄰里鄉親。受到父親的熏陶,彭國強的女兒也很同意這種做法。
據了解,除了限制禮金金額,彭國強在操辦婚禮時,還主動減少宴請的賓客數量,簡化酒桌飯菜。他粗略地算了一筆賬,簡化之后的婚禮,光飯菜錢就節省了好幾千元。
創新工作方法 “禮輕情意重”化解“人情債”
一塊小小的告示牌,產生出文明辦酒的好效果,成為了躍龍村移風易俗的新亮點。而在這之前,躍龍村早已成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工作推動得頗有成效。
“雖然請客辦酒的范圍和規模控制住了,但禮金太多一直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躍龍村黨總支書記胡福仁說,為此,村里決定制作統一禮金限額告示牌。
“話說完了會忘,牌子立在這能時刻提醒。”在將這一想法向鎮黨委匯報后,躍龍村統一制作了50塊禮金限額告示牌,分發到每個村民小組和紅白理事會,逢村民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就把告示牌放置在主家禮金登記處,村上“禮金至少400元”的“不成文規定”也從此開始破除。
牌子雖小,作用卻大。胡福仁告訴記者,今年1月以來,躍龍村共收到村民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申報備案10余起。得益于禮金限額告示牌的勸導作用,單戶收受禮金至少減少了七八千元。“‘禮輕情意重’成為了現實,群眾再也不會被連年攀升的人情禮金所困擾了。”
新聞延伸
創意之舉收獲移風易俗大成果
在縱深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鎮頭鎮出現了不少新創意、新辦法。2018年12月底,躍龍村舉辦了一場村民自編自演的演出——皮影戲《酒后風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雙橋村則將移風易俗與其他重點工作聯動,統籌落實,將工作實效與村民小組工作經費掛鉤,讓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不做“局外人”。
在推進殯葬改革工作中,鎮頭鎮引導各村成立專門隊伍,層層宣傳發動,確保殯改政策宣講到位,成功實現了全鎮居民死亡火化率100%。
“下一步,鎮頭鎮將用好制度規范、典型示范、督查防范等多種手段,重點圍繞禮金這塊‘硬骨頭’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鎮頭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管好“一桌酒席”,讓群眾經濟減負,并及時遏制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之風,為心理“減負”。(稿源:瀏陽日報 記者許雅蘭通訊員徐利平龔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