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紀委工作人員在研討葉爭健案相關案情。葉水江 攝
“參加這樣的庭審警示教育,觸動很大,一定會引以為戒,做到秉公辦事,清白做人。”1月5日,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林業總公司黨委書記陳建鋒深有感觸地說道。當天,他與區里50余名黨員干部集體旁聽了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葉爭健受賄案庭審。
如果沒有那次巡察,也許葉爭健的人生軌跡不會發生如此大的轉折。
2017年2月下旬,福建省三明市委、三元區委聯動巡察該區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在延伸巡察中,發現該區中村鄉某村有筆30萬元的扶貧資金被滯留了兩年多時間。
按理說,作為負責扶貧工作的主要職能部門,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本該充分配合好巡察工作。但吊詭的是,作為區委農辦主任的葉爭健不但不主動配合,反而明里暗里給巡察組“使絆子”,表現十分異常。
2017年3月中旬,市委巡察組結束巡察后,向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作了專題匯報。隨后,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作出對區委農辦開展巡察“回頭看”的部署,葉爭健在扶貧項目審核、驗收過程中不負責任、把關不嚴等問題浮出水面。
“這是典型的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區紀委啟動了對葉爭健的問責程序。經查,葉爭健在“造福工程”危房改造項目中嚴重不負責,在項目審核、驗收等環節把關不嚴,造成不良影響,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區紀委根據巡察移交的問題線索,很快查實了該村黨支部原書記林澤勇優親厚友等違紀問題。隨著對林澤勇問題的深入調查,發現葉爭健亦涉案其中。林澤勇從該筆滯留的30萬元扶貧資金中提取了2萬元,作為“好處費”送給葉爭健。
進一步調查發現,葉爭健把扶貧資金當作個人“提款機”,“雁過拔毛”。對于企業主送來的紅包禮金、購物卡、土特產、時尚手機等悉數收下。更有甚者,他在分管區委農辦的區委領導不知情的情況下,授意他人偽造該分管領導簽名,私自決定將扶貧資金撥付給相關單位。
經查,葉爭健在任職區委農辦主任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公務接待;違反組織紀律,擅自決定扶貧項目、資金重要事項;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提供幫助并收受、索取財物。2017年5月,葉爭健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我忘記了入黨時的初心,忘了自己在黨旗下宣誓的誓詞,辜負了組織對自己的信任。我真不該把手中的權力當作特權,利用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葉爭健在懺悔書中這樣寫道。
“權力就是責任,有權不可任性。葉爭健就是在貪婪的驅使下動了扶貧‘奶酪’,不收斂不收手,教訓極其深刻。”該區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對膽敢向扶貧資金款物“動手腳”的嚴懲不貸,發揮警示震懾作用,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羅興根 李永 葉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