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紀委研發的“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去年底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省市縣三級數據傳送“直通車”。系統運行以來,錄入管理監督執紀信息1萬多條,實時、準確反映全省監督執紀的動態信息,促進了“四種形態”的落實,增強了監督執紀的科學性。
????統計內容全面,做到“情況明”
????隨著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運用,工作方式轉變,監督執紀外延大幅擴大,需要統計的信息內容也明顯增多。福建省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緊緊圍繞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包括“談話函詢、組織處理、紀律審查、移送司法、一案雙查”等五個方面的監督執紀信息進行有效統計。系統采取逐條羅列清單方式,對監督執紀信息建立管理臺賬,分類顯示,分類統計,信息來龍去脈清晰。既可以綜合顯示總體數據庫信息,也可以按不同模塊分類顯示;既可以全面綜合統計,也可以分類分項統計;既可以對全省進行統計,也可以對某個地方或部門進行統計。要掌握監督執紀情況,只需輕松點擊鼠標,就可實現快速查詢、快速統計。同時,系統加載了數據圖表自動分析功能,對各設區市監督執紀的進展情況、全省逐月進展情況、違紀違法行為分類情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分布情況等信息,都能通過柱狀圖、餅狀圖、線狀圖等形式進行形象展示,便于各級紀委領導全面、直觀地掌握監督執紀態勢,做到情況明白、心中有數。
????填報要素齊全,做到“數字準”
????福建省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采取要素填報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地方或部門虛報、錯報數據現象發生。對填報的每一條監督執紀信息,對統計的每一個監督執紀數據,系統中都有一個具體的對象與其相對應,確保數據真實可信。比如,涉及“談話函詢”的數據,系統不僅可以統計談話函詢的總數,還可以查找出被談話函詢人員的姓名、單位及職務等基本要素,被談話函詢的時間和問題,以及最后處理結果、責任單位等。為確保數據準確無誤,系統還專門增設數據審核功能,對縣級紀委上報的數據信息,要求設區市紀委必須負責再審核、再把關。未經審核的信息,在系統中處于“待審核”狀態;只有審核無誤的數據,才會被系統認定為有效數據,并最終計入統計報表;被上級機關認定為“審核不通過”的數據,也會隨同審核意見一起,從系統自動退回填報單位,直至修改準確無誤。
????數據實時顯示,做到“可監控”
????福建省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具備實時監控功能,不僅可以全面、客觀、實時地反映各級監督執紀工作成效,還可以對是否超期使用“兩規”等辦案措施、超期結案等情況進行有效監控,甚至還能及時掌握監督執紀力度減弱、節奏放緩、推進“四種形態”不平衡等異常現象,便于上級機關快速了解實情,實施精準督辦,從而推動全省監督執紀工作深入開展。今年以來,省紀委已通過系統反映出的異常情況,對6個設區市實施了8次精準督辦,均取得明顯成效。比如,今年2月底,某設區市前兩個月僅實際立案34件,與其他市相比,差距明顯,甚至比一個縣的立案數量還少。經省紀委及時督辦后,該市的紀律審查力度明顯加大,工作節奏明顯加快。至3月底,該市實際立案數已上升至197件,比督辦前增加了163件,是督辦前的5.79倍。
????實行網絡直報,做到“時效快”
????與傳統案管軟件相比,福建省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是一款網絡版管理軟件,軟件直接掛載在福建省紀委內網主頁上,全省各用戶無須再安裝軟件,直接登錄即可共同使用,通過這一數據報送“直通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產生的監督執紀數據,可以直報省紀委,無須層層累加匯總,時效性更強,確保數據信息足夠“新鮮”,能夠在第一時間反映出各地各部門的監督執紀實際情況。目前,全省9個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84個縣(市、區)和40家省直派駐機構,已全部與省紀委實現互聯互通,報送、統計監督執紀信息的時效大幅提升,從原來每月才能統計一次,變為隨時都能統計,做到“即錄即統”。比如,基層紀委在立案的當天將信息錄入系統,省、市紀委當即就能掌握到該條信息,并實現同步的匯總統計,時效性明顯加強。為確保信息能夠按時錄入,全省的錄入人員實行“AB崗”制度,確保數據隨時能夠錄得進去、查得出來。系統還統一設定了7天的錄入期限,對新產生的各類數據信息,各地各部門必須在規定期間內及時錄入、審核結束。對存在超期錄入的信息,系統會自動在該信息前面予以亮“紅燈”警示提醒,省紀委定期通報超期錄入等情況,及時傳遞壓力,確保數據都能按期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