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最美紀檢監察干部四川省洪雅縣紀委正科級干部李加明
????在鄉鎮、部門黨員干部眼中,他是那個較真碰硬,讓人生畏的李主任;在同事眼中,他是那個遇到麻煩事兒挺身而出的李二哥;在單位年輕人心里,他是那個愛幫忙的李叔叔。
????他就是四川省洪雅縣紀委正科級干部李加明。他26年如一日,默默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堅守,詮釋著一個紀檢監察干部的使命和責任。
????“只有不愿啃的骨頭,沒有啃不動的骨頭”
????“只有不愿啃的骨頭,沒有啃不動的骨頭!”這是在1988年,行伍出身的李加明剛到監察局任監察股股長后,主辦一起貪污窩案時說的話。當時,該案件涉及人員相當廣,牽涉區、鄉、村三個層面的黨員干部。作為初到紀檢監察崗位的案件主辦人員,李加明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但他并沒有退縮,在接手這個案件的當天,他就下鄉了。
????白天,他穿梭在田間地頭調查取證;晚上,他就到群眾家里核實情況。為核實涉案人員余某的違紀事實,他連續三次到村民家中了解情況。第一次去,這位村民說什么也不配合。隔天又去,這位村民對李加明說:“小伙子,你別為難我了,你把案子一查,你就走了,而我還要在這里生活,我們幾輩人還要在這里生活。”知道村民是怕被打擊報復,那天,他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回去想了整整一個晚上,思索如何才能解開村民的心結,核查清楚案件事實。第三天晚上,再來到該村民家里時,他沒有急于了解情況,而是從這個案子的性質談對集體、群眾利益的侵害,從不能將涉案人員繩之以法的危害談辦案的工作程序和紀律,徹底讓這個村民放下了包袱,案子開始一步步突破。
????為防止涉案人員串供,涉案人被安排在相隔10多公里的兩個鄉鎮分開調查。因為是主辦人,李加明必須兼顧兩頭來回跑,沒有車就走路,有時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走在路上餓了,就向老鄉買個黃瓜啃。在調查一名涉案人員時,涉案人看他年紀輕,面對調查,就回避問題套近乎。后來發現李加明不吃這一套,就開始冷言冷語,并揚言道:“你算什么?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的米還多,我不信你能把我怎么樣!”同事為其打抱不平,李加明反而笑了:“就讓他掉以輕心吧,反正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面對這樣的對手,李加明從掌握的證據著手,一點點攻破。兩個多月時間,他走破了腳皮、磨破了嘴皮,終于將案件查清,把5名涉案人員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身正不怕影子斜,腰硬不怕言語閑”
????李加明常常對年輕人說,紀檢監察干部,就是要比一般的黨員干部更有抵制歪風邪氣的意志,更要行得正,坐得端,這樣我們遇事才有底氣,老百姓才會服氣。
????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多年,李加明從案件查處到糾風治亂,從信訪控申到黨風建設,在辦案時,在檢查后,總會有人通過各種方式說情送禮。但李加明總會對來人說:“你們不為自己的錯誤埋單,還拿著納稅人的錢來收買我,你們還知道什么是紀律,什么是規定嗎?你們對得起全縣人民對你們的信任嗎?”幾句話就讓說情送禮的人灰溜溜地走了。
????李加明在金錢面前從不動心,在成績面前也從不居功自傲。1995年,在醫藥公司上班的愛人因體制改革下崗。有人說:“你做了那么多貢獻,你去找領導把愛人安排到醫院藥房工作嘛。”李加明回答:“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也不想因為私事讓別人對紀委說三道四。”結果,妻子只好自謀職業。為此,妻子一直對他有怨言。“身正不怕影子斜,腰硬不怕言語閑。今天我托關系把你弄到藥房去上班了,可能我們隨時都會覺得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人活得坦蕩點比什么都好。”李加明的一席話,讓妻子豁然開朗。
????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親情、友情的壓力,李加明抵住誘惑,耐住寂寞,守住清貧,用他的堅守,詮釋著一名紀檢監察干部、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