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期間,蔡立忠(左二)到農牧區義診。
????蔡立忠,福建省泉州市第五批援疆干部,新疆昌吉市援疆分指揮部醫療組副組長,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掛職于昌吉市人民醫院,任院長助理、骨科副主任。 2014年1月30日,蔡立忠的同事看到他的CT檢查結果顯示為肝癌晚期,此時距蔡立忠結束援疆工作返回福建一年零六個月。蔡立忠在開展援疆工作期間,憑借精湛的醫術服務各族群眾,為成百上千的病患者解除痛苦,他多次奔赴牧區,為山區患骨關節病的少數民族牧民看病,被牧民們譽為“吳登云式的好醫生”。
????心系病人 最后的精力仍牽掛患者
????2月17日,記者看到蔡立忠時,他正側臥在病床上,靠插胃管輸液維持身體,除了喝點水,什么都吃不了。這兩天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每天都能抽出近3斤的腹水,身體難受得只能靠打鎮靜劑勉強睡上1小時。
????在住院的20天里,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醫生。當同事來探望時,聊得最多的還是病人治療進展。“每次我去看他,他都會問我病人手術后恢復得如何了?現在情況怎么樣?”與蔡立忠搭檔20多年的中醫院骨科醫生黃碧玲說,“總會交代我替他照顧好病人”。
????即使生病,只要還有一絲精力,蔡立忠都把它用在病人身上,卻不肯多花一點時間關心自己的病情。
????同事們還記得,農歷臘月廿七,蔡立忠已經感冒了近一個月,前一天的晚上更是近乎無眠,但他仍準時來到病房,準備進手術室。大家紛紛勸他:“立忠,你生病了還是回去休息,這里我們應付得來?!薄皼]關系,我能堅持。看著你們做手術,我才能安心。”蔡立忠說。手術中,病痛折磨著蔡立忠。同事們勸他去看病,他只是拿了把椅子坐在旁邊看著,指導手術,直到結束。這時候,蔡立忠已忍著病痛堅持了4個多小時。事后家人問他為何拖著病體堅持參加手術,他說:“病人那么相信我,必須去?!?/p>
????憾對家人 因工作錯過了母親遺言
????家人重要,還是病人重要?對家人而言,時常會對蔡立忠有這樣的疑惑。他們記得,蔡立忠在肝炎治療有所好轉后不久,就主動要求到病房上班,日常值班、夜班都有他的身影。無論何時,只要醫院需要人手,他隨叫隨到,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待在醫院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家的時間。結婚二十多年,唯一一次全家外出旅游,就是他開著摩托車帶妻子女兒到崇武古城游玩。當妻子吳少玲埋怨他不顧家時,他只是淡淡 地 說:“醫院有事就得去,病人需要我?!边@樣的情況,吳少玲早就習以為常,“他愛工作勝過了自己的生命!家對他來說就是個吃飯、睡覺的地方。晚上9點多回家后,他也是捧著專業書研究,或者看看新聞,從來沒有出去應酬?!?/p>
????蔡立忠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兩點一線”——醫院和家,甚至連老家臺商投資區張坂鎮,他都很少回去。2013年,當住院的母親病危時,蔡立忠卻告訴他的姐夫,要給病人開好藥再走。而等他趕到病房時,已經聽不到母親的遺言……
????醫術精湛 被評為“吳登云式的好醫生”
????參加工作以來,蔡立忠腳踏實地勤奮鉆研,攻修了在職醫學研究生,積累了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他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與關節損傷,多次在國內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
????他醫術好待人熱情,許多病人慕名前來。1月27日接受手術治療的黃素芬,就是經人介紹來找蔡立忠醫治,“聽同村的人說他不僅醫術好,還很關心病人?,F在我恢復得挺好?!薄拔业囊晃慌乱蚣棺祮栴},輾轉醫治不愈,曾經因病臥床兩三年。經過立忠治療了一段時間就康復了,而且沒有復發?!眳巧倭嵴f道。
????2010年12月,蔡立忠放下快要高考的女兒,義無反顧地參加我市第五批援疆醫療隊,奔赴新疆昌吉市,憑借精湛的醫術出色地完成了援疆任務。其間,他擔任昌吉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和骨科副主任??吹娇剖壹韧氖中g方法導致皮膚壞死率及感染率較高,蔡立忠立即著手規范和改進相關骨科手術操作。經改進后,所有的病例傷口愈合良好,未見類似并發癥。
????據當時的醫療組組長、泉州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張翼介紹,一位昌吉市的患者長年遭受關節炎癥的折磨,輾轉當地多家醫院都未能治愈。蔡立忠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為他進行了關節腔封閉式治療,解決了患者多年的痛苦,患者事后還送了錦旗表示感謝。每次醫療組下鄉義診,許多牧民紛紛請蔡立忠治療腰腿疼痛毛病,基本上他的門診都最晚結束。援疆一年半里,蔡立忠被昌吉市黨委政府評為“福建省智力援疆先進個人”,被昌吉市衛生局評為“吳登云式的好醫生”。蔡立忠扎根邊疆,救死扶傷,無私奉獻,是備受各族群眾愛戴的優秀醫生。
????醫德高尚 從不拿病人一分一厘
????住院期間,來探望蔡立忠的不僅有中醫院的領導、同事,還有曾接受蔡立忠醫治的病人和病人親屬、部分第五批援疆干部等。他們幾乎都流下了眼淚,感嘆這樣一位好醫生的遭遇。
????“立忠的家庭并不寬裕,工作這么多年,他從未向醫院要求過什么?!睆氖兄嗅t院院長劉憲俊的口中,記者得知蔡立忠不僅醫術精湛,與同事相處融洽,從不計較得失,且醫德高尚,不拿病人一分一厘。
????最令人感慨的,莫過于蔡立忠的家境清貧。他暫住在姐夫的房子里,生活勤儉節約,一件衣服常常穿到褪色、過時還不舍得扔,很多時候還穿著姐夫的舊衣服。他姐夫曾經和他聊起紅包的事情,蔡立忠卻說: “作為醫生,就是要救死扶傷。難道不給我紅包,我對病人的態度就要差一點嗎?”從醫以來,蔡立忠在進手術室前,多次有病人家屬要塞紅包,他總是嚴詞謝絕:“我們醫院沒有這個例!”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然而,為了更多人的健康,蔡立忠把生命獻給了醫療事業,他為病人服務的全心全意,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為那份堅守感動
????私底下,蔡立忠的妻子說他是“最窮的醫生”。即便收入不高,家庭負擔不輕,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職業追求。他始終沒想過以收受病人財物、亂開藥收取回扣作為“發財”的辦法。一直以來,他對患者耐心、細心 ——一些老年人無法到醫院來看病,他就一次次登門義診,直到把病治好為止。他從不過度開藥,能用幾元錢的藥治好的病,絕不會用幾十元、幾百元的藥。面對家人開診所的提議,他堅決反對,嚴肅地說:“這么多病人都看不完,我哪有時間開診所?”
????白求恩曾說,醫生的責任就是使病人快樂,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恢復力量。蔡立忠做的事并不轟轟烈烈,可為了使病人健康快樂,他盡職盡責,不遺余力。對于家人,他卻留下了深深的遺憾:未能聽到母親的遺言,無法為70歲的老父親盡孝,沒有時間多與妻子相處,再也不能分享女兒成家立業的喜悅……
????醫者父母心。在蔡立忠身上,比從醫的耐心、細心甚至高明的醫術更可貴的,是那崇高醫德的良心。而他對醫德的堅守,正是帶給人們感動的正能量。(王蕾 馬曉芳)